三图猛攻搭配什么阵容
对于三图猛攻搭配什么阵容的话题,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,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。
率土之滨文鸯搭配
游戏里的武将是有很多的,玩家都是可以很好的使用文鸯来搭配阵容的,这个武将的主要效果就是单次伤害是比较高的,在普通攻击后会对目标再次发动猛攻,并且根据敌方其实是会又混乱或者额外再次进攻的效果的,是属于一个非常好的输出武将的。
目前文鸯能够搭配的阵容也是比较多的,这里也是有几个比较不错的搭配推荐可以跟大家分享的,是可以很好的使用的。
阵容搭配推荐:
文鸯、魏延、曹操
文鸯 战法技能:击势、先驱突击
魏延 战法技能:长兵方阵、反计之策
曹操 战法技能:一夫当关、攻其不备
公孙瓒、文鸯、张辽
公孙瓒 战法技能:钝兵挫锐、怯心夺志
文鸯 战法技能:温酒斩将、疾击其后
张辽 战法技能:反计之策、攻其不备
文鸯、吕蒙、陆抗
文鸯 战法技能:击势、先驱突击
吕蒙 战法技能:道行险阻、反计之策
陆抗 战法技能:神兵天降、大赏三军
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?三军大军伐吴为何毫无成果
夷陵之战过后蜀汉非常虚弱,按理说应该是最适合攻打的国家,毕竟柿子都挑软的捏,更何况国家了。但是曹丕出人意料的选择攻打东吴,此举遭到了刘晔、贾诩的强烈反对。为什么曹丕不顾众议攻打东吴?而且三路大军伐吴,为何最后还是竹篮打水?
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伐吴?
记者:请问你为什么伐吴?
曹丕:夷陵之战前孙权就向我求和,结果现在这小子仗着打赢了夷陵之战就不听我的了,我能不打他吗?
刘晔、贾诩:不要打啊,别打。
曹丕:我意已决,就这样。
根据本台记者报道,曹丕是因为孙权反悔才攻打东吴的,但是当时刘晔和贾诩两个重要谋士都不赞成攻打东吴。为什么曹丕执意攻打东吴?我们来连线一下历史学者,看看史学界的说法。
记者:请问一下,你们史学界怎么看待曹丕执意伐吴?
历史学者:目前史学界的说法主要有三种,分别为:泄愤说、平衡说、转移内部矛盾说。
1:泄愤说:夷陵之战前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,所以就承认了曹丕篡汉。于是曹丕封孙权为吴王,在夷陵之战时没有趁火打劫,曹魏和东吴进入了蜜月期。但是夷陵之战过后东吴蠢蠢欲动,试图重新恢复与蜀汉的邦交关系。曹丕这下火大了,用我的时候我就是魏文帝,现在不用我了,你又开始嫌弃我是汉贼,你孙权是什么意思?于是就提出让孙权送长子到洛阳做人质,孙权自然是回绝了曹丕,之后恼羞成怒的曹丕下令伐吴,自己坐镇宛城督三军。
这一种说法是有道理的,曹丕三次南征东吴,次次都是亲自督军,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伐吴的。但是很多人认为两国交战如果只是因为个人泄愤,那就太过草率了,所以就开始分析当时的局势,试图为曹丕伐吴找一个合理的说法,也就是所谓的?平衡说?、?转移内部矛盾说?。
2:平衡说:夷陵之战后孙权占据荆州、扬州、交州,南方大半土地都归东吴统治,刘备只能龟缩益州。按照时局发展,东吴会沿长江西进伐蜀,最后与曹魏划江而治。曹丕洞悉到东吴统一的危害,所以出兵伐吴,为刘备争取喘息之机。
这一种说法说服力不足,因为如果曹丕认为刘备会轻松被灭,那为什么曹魏不攻打刘备?我们打开地图一看就知,东吴攻打益州和曹魏攻打益州的难度差不多。东吴可以顺长江伐蜀,曹魏可以顺汉江伐蜀。如果东吴能轻松灭蜀,那为什么曹魏不能轻松灭蜀?一旦曹魏灭蜀,那么就对东吴呈高屋建瓴之势,统一指日可待。
3:转移内部矛盾说:曹丕是如何称帝的?他是篡夺汉家江山所得,他篡位之后并没有什么显著建树。他可以通过行政任命来掌握权力,但是他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可。他要想改变僵局,那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功绩。孙权求和时曹丕不断抛橄榄枝,为什么?就是因为他想要树立一个榜样,证明他执政是有意义的。
但是孙权只是表面求和,这就尴尬了,曹丕的想法落空,他只能通过对外战争来强化个人威望,转移内部矛盾。这也就是为什么贾诩、刘晔都不赞成他对外征伐,但是他执意南征东吴的原因。
以上这三种说法是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。曹丕本身就有大一统的志向,南征也不足为奇。唯一有争议的就是他选择伐吴,而不是选择最弱的蜀汉。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曹丕因为个人因素南征的,他本人倾向于一统,现在孙权反叛恰恰给曹丕提供了发起战争的名头。平衡说、转移矛盾说都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嫌疑,因为史书并没有提及到有这方面的倾向,个人泄愤是最有可能的。
曹丕三路大军伐吴的过程
黄初二年,曹丕下令三路大军伐吴,自己亲自坐镇宛城。当时东吴内部有山越造反,孙权特意上书曹丕,又要求和。曹丕认为孙权是被吓到了,所以就暂停了伐吴。结果没想到这是孙权的缓兵之计,孙权趁机平定山越,并且开始整肃各地防备。曹丕这个半桶水本身军事就不怎么强,他还嘲笑刘备不知兵。就这样,他被孙权忽悠了,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最佳战机已经错过了。
同年十月,曹丕下定决心伐吴,三路大军几乎同时开战。有意思的是曹丕废了原有的黄初年号,该年号为黄武,这一件事一度被视为曹丕执政的分水岭,曹丕打破了原有的和平,开始连年征伐。当时双方的部署如下:
东线战场
东线总指挥是曹休,其阵容十分豪华,仅张辽一位元老就吓得东吴闻风丧胆,更别说十万州郡兵了。他们的目标是洞浦,洞浦是东吴北伐合肥的重要据点,拔下这颗钉子那东吴就很难再北伐合肥,同时曹魏可以渡江攻打建业。
曹丕能派张辽参加东线战场,可见曹丕还是非常重视东线的。但是关于曹丕的真实意图至今不清,如果真要是想从这里打开突破口,那么曹丕应该坐镇合肥,而不是宛城。曹丕之所以坐镇宛城,很明显其意图就是荆州的江陵。如果是要牵制东吴,那这阵容真的是大材小用。张辽虽然老了,但是仍就能吓到孙权,东线战场开战时孙权还下令要将军务必警惕张辽。
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曹丕这是声东击西,让曹休、张辽牵制住孙权,使其不得援救中路战场和西线战场,同时肃清长江北岸的东吴军事据点,彻底阻断东吴北伐的可能性。在没有更多的史料之前,这个说法还是有可信度的。
曹魏军队在曹休的指挥下迅速攻破东吴设置的防线,东吴虽然派吕范救援,但是吕范因为遭遇暴风雨导致船只被吹至沿岸,曹魏军队抓住机会,大破东吴水军,包围洞浦。而且吕范的军需物资被孙仁给烧了,导致吕范军队丧失战斗力,只能退至长江南岸防守。随后臧霸渡江猛攻长江南岸,但是遭到全琮反击,臧霸大败。自此东线战场只是小规模厮杀,东吴不能击退曹魏,曹魏不能剿灭东吴。不幸的是曹魏元老张辽病逝,名震东吴的猛将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。
中线战场
曹仁也是一员猛将,昔日跟着曹操征战四方,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。但是在此战中曹仁并没有亲自出场,联想他在兵败不久病逝这一点看,曹仁应该和张辽一样,都是病危状态。
曹仁派蒋济攻打羡溪,朱桓错误的判断曹仁的目标为羡溪,于是火速分兵去救羡溪。结果中了调虎离山之计,曹仁派儿子曹泰猛攻濡须。一时间城内守将人心惶惶,在军心动荡之际朱桓:就算曹丕来也没用,区区一个曹仁,我难道对付不了他?(虽曹丕自来,尚不足忧,况仁等邪)
朱桓坚守濡须,曹仁见曹泰无法攻取濡须,于是派王双、常雕等将攻打中州(古地名,大概在濡须南部)。之后救援羡溪的吴军回救濡须,朱桓和援军里应外合击溃曹泰,继而猛扑王双。王双大败,中线战场以吴军大获全胜而告终。
西线战场
西线战场的阵容更加豪华,曹丕亲自坐镇,曹真、张郃、夏侯尚全部上阵,可见其重视程度。曹魏的目标就是荆州,此番首要攻击对象就是江陵。昔日刘备和孙权反复争夺荆州,足见荆州的重要性,此番曹丕定是想要取荆州。
曹丕是十月开战的,天寒地冻,渡江难度下降不少。当时张郃率军攻打徐盛(江陵中州),曹真和夏侯尚两个人包围了江陵。诸葛瑾率领援军赶至时已经完了,而且自己的大军还被夏侯尚击退,江陵形势不容乐观。
江陵守将朱然只有五千可战之士,布防都非常危险。不过江陵城池坚固,粮草充足,据守一阵还是没问题的。曹真猛攻江陵六个月,但是江陵丝毫没有被攻破的迹象。夏侯尚想要搭浮桥渡江,董昭却认为这是兵家大忌。一旦江水暴涨,那么魏军死无葬身之地。曹丕突然会想到了赤壁之战,他担心东吴再来一把火。因为久攻不下,外加上瘟疫横行,曹丕下令撤军。而就在魏军撤军之后,江水暴涨,曹丕幸运躲过了一劫。
江陵久攻不下,外加上瘟疫横行,曹丕担心步曹操后尘,所以不敢再南征。恰巧此时孙权提出议和,曹丕就破下路,放弃了南征,三路大军全部撤退。
曹丕失败的原因
首先在战机的选择上就不对,孙权在七月时结束夷陵之战,如果曹丕在这个时候进军,虽然孙权军事正盛,但是可以把东吴军队截击在秭归,东线战场会轻松很多。曹丕最失败的就是等到十月进攻,这个时期是最差劲的时期。错过了截击陆逊军队的机会,同时又赶上东吴军势最盛的时候。刘晔建议曹丕在夷陵之战时偷袭孙权,贾诩建议休养生息后再南征,这两个正确选择都被曹丕完美避过了,这种判断能力不是一般人具有的。
曹魏南征将领也没有什么不妥的,只不过是东吴超常发挥了。朱桓大获全胜、朱然坚守江陵六个月,这都是属于超常发挥,因为这两件事两个人将领名震中原。曹丕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战机选择的不对,至于江陵瘟疫,这个只要打仗基本上都会有疫病。赤壁之战如此,曹丕南征也如此,并不是说上天刻意针对曹魏,而是北方人水土不服,外加上死人没办法即使处理,很容易滋生瘟疫。曹丕就是因为在不合适的时期开战,以至于落得个竹篮打水的结局。而且随着张辽和曹仁相继去世,曹魏南征的势头开始变弱,三国也开始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。
三国志战略版孙策值得培养吗
值得培养。
孙策的自带战法可以在普通攻击后有几率触发猛攻和治疗,是输出与治疗兼备的战法。孙策的治疗效果是少有的物理治疗,治疗的回复量受武力影响,所以以武力属性为主的孙策也回发挥出不错的治疗效果。
当孙策担任主将时,还有一定的辅助效果,能使敌军单体战斗前2回合受到的首次伤害增加,孙策开荒用还可以。
三国志战略版孙策阵容
搭配一:孙策、孙坚、华佗
孙策战法搭配:强攻、暗藏玄机
孙坚战法搭配:后发制人、自愈
华佗战法搭配:御敌屏障、暂避其锋
搭配二:孙策、孙坚、关平
孙策战法搭配:不辱使命、避实击虚
孙坚战法搭配:御敌屏障、自愈
关平战法搭配:落凤、轻勇飞燕
搭配三:孙策、孙坚、吕蒙
孙策战法搭配:不辱使命、避实击虚
孙坚战法搭配:御敌屏障、自愈
吕蒙战法搭配:白马义从、火炽原燎
求四国军旗高手的阵容,越详细越好。
这个阵攻击很强,但是右翼有些空虚。
“双喜临门”
师 兵 连 排 师
旅 连 炸
炸 营 团 旅
军 兵 连
司 兵 营 雷 排
团 排 雷 旗 雷
两头皆师,后续不同,一跟炸旅,一跟旅炸;一做防守,一为猛攻。三将亡而旗不亮,暗令可成拔旗之功。入选阵库,为第一号。
(2)作者: 情人雨*夜风铃(txyj00) 《 天下一家:神勇无敌 》
“午夜风铃”
连 旅 司 兵 团
师 炸 军
团 排 连 兵
排 营 营
雷 雷 连 师 炸
雷 旗 旅 排 兵
一炸挂中,兼顾两路;一炸伏角,眈眈虎视。后十子所布之防御,堪称包角雷中的精品。入选阵库,为第二号。
(3)作者:花言
“飞花逐月”
连 司 军 兵 师
师 连 旅
团 弹 弹 团
营 排 营
旅 兵 兵 排 雷
雷 旗 雷 排 连
出真令,护假令,借中军,有三令之相,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杀敌于莫名。双炸挂肋,临阵不慌。兵贵速,更贵奇;出敌料,奏奇功。入选阵库,为第三号。
(4)作者: ★兵★053*飘香剑(kingofourgamer)
“飘香一剑”
师 兵 连 旅 师
团 连 炸
团 营 炸 营
司 兵 连
军 兵 旅 雷 排
排 排 雷 旗 雷
此阵,右上之“旅、师、炸”,属铁三角防御。双炸一侧,可防联手双令。后路杀出,拚令下军,剑出飘香,可以一战。入选阵库,为第四号。
(5)作者: 〖破剑〗(myhell99)
“于无声处”
师 兵 军 排 营
团 兵 旅
师 弹 连 司
弹 排 连
营 雷 连 雷 团
旅 旗 雷 排 兵
此阵,后防布“窝心雷”,外加旗旁一旅,后路一团,全阵有五雷之巨。大子俱前,或战或兑,使敌无力直夺旗旁,后路之忧解于无形,实乃“窝心雷”布局中的上品。入选阵库,为第五号。
(6)作者: ★兵★053*飘香剑(kingofourgamer)
“河东狮吼”
军 兵 兵 排 团
司 连 排
师 排 炸 师
团 连 营
旅 炸 旅 连 雷
兵 雷 营 旗 雷
阵作“狮”状,发力而“吼”,有佛门“狮子吼”之功,迅雷不及掩耳,杀敌于懵懂之间;雷力刚猛,二线一炸,若急雨过后,倚中之象;动若脱兔,静如处子。阵布闪电,不必为闪电用。入选阵库,为第六号。
(7)作者: 〖破剑〗(myhell99)
“乌龙摆尾”
营 兵 团 排 连
师 兵 司
旅 连 军 排
连 兵 团
弹 旅 师 营 雷
弹 排 雷 旗 雷
此阵,副旗边五线六线叠炸,匪夷所思。旗边以令军挡,尽出后路兵力,舍近求远,全阵发动,末梢双弹舞,故名“乌龙摆尾”。入选阵库,为第七号。
(8)作者: 假官!!(lslak2000)
“三节阵”
团 排 军 兵 令
连 兵 团
师 弹 兵 连
排 连 旅
雷 营 师 弹 旅
雷 旗 雷 排 营
此阵,每两行这一节,第一节“令、军”,第二节“师、旅、炸”,第三节“师、旅、炸”,三节平衡,进可以战,退可以守。旗旁叠雷,后路开放,深得布阵之法。入选阵库,为第八号。
(9)作者: ◆阎◇红罗婉笑(hupo0999) 《 温州四国军棋协会:成员 》
“狼来了”
团 兵 旅 师 连
营 兵 军
司 兵 弹 师
排 弹 团
营 旅 连 雷 连
排 排 雷 旗 雷
右路聚大,却无真狼,真狼藏左路弱子堆中。假狼尽,真狼至,瞒天过海,杀敌郁闷。此阵,敌明速,已露晚。敌明我暗,使来别有从容处。入选阵库,为第九号。
(10)作者: ★一⑴雷恩龙骑士(slinchi)
“雾山重剑”
连 排 兵 兵 团
师 连 司
团 营 营 师
炸 兵 旅
军 连 旅 雷 炸
雷 旗 雷 排 排
此“雾山重剑”阵,雾在炸旁一雷,团旁一营;剑虽多多,重者只在角上一军。损小明敌,能发能收,确属好阵。入选阵库,为第十号。
四国理论篇--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---布阵
一个好的布阵,可以让你下的很顺。四国之布阵可谓千奇百怪,什么样都有,过于常规容易被猜透,太出奇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缺陷,对于作风硬朗的可能损失惨重。在你布阵时,就应该考虑到以后的进攻和防守的问题,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应对,以至最后决胜时的出子问题。
一般布阵应该注意几个问题:注意次序,突出重点,攻守兼备,对家配合。
许多人不太注意次序问题,一上来就用一个阵,有时得意非凡,有时处处受制,其实次序不同就是主要原因之一。对于不同的次序,由于敌方的实力分布不同,必然要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。尤其是最后轮走的(一般为黑方)因为一开局就可能受到两面同时的攻击,如果头部同时放大子就可能遭到严重损失;作为对家发现你对家开局就受到攻击时,应该上一子到对方的控制线,无论大小,都可以起很大威慑作用。
突出重点就是不要把实力平均分布在两线,因为这样两线反而会都比较弱,对于闪电的对手很快就会攻破。一般把主力放在主干线上,但是另一线也不要过于薄弱,至少让敌人要付出代价。
过于重攻和过于重守都是不太可取的,除非与对家配合的好。过于重攻,一旦攻击失败,往往一败涂地;过于重守,出子困难,在对家危急时,难以及时救援,一旦对家被拿下,你有再多货,也多半是输。攻守兼备,就是要既可以及时出击,又可保持防守坚固;对于来犯的子,小可杀,大可炸,又不会有重大损失。
对家配合,理想的情况是布阵上就是配合的,不至于当对家需要你挡炸弹时,你却只有司令可以挡。一般大致配合就好,比如尽量把两司令放在己方的两条线上,可以及时出击,这样当对家被杀时,可以及时杀掉大子,既可以打击对方,又可以减少损失。军旗两家放一侧,利于防守。另外在对家配合的情况,可以采取一些非常的布阵,如闪电的全攻阵,可以由对家协助进攻防守,非常有效。
以上只是概论,具体的说要注意以下几个特殊子和特殊的位置。
司令,尽量放于干线上,可及时出击。有人喜欢司令放在底线,往往在关键时候来不及出击,造成严重损失。隐藏司令,用大子冒充,只有在对方的司令都掉的时候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,否则往往会成为对方司令的美餐。
军长,同样也尽量在线上,司令掉了,他就是头子,也就相当司令。当然守旗也是不错的选择。炸弹,主干线最少一枚,如果主干线上无司令,建议都放于主干线一侧,这可以有效的对抗闪电战。工兵,一线上应该有一枚,其它应该在比较安全的地方,但应该有一放在能够及时出现在安全地方的位置,比如上腹处,或可以及时进入上营。
防线,是布阵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,不得不说。关于这一问题,很多人都讨论过,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。三角雷,很多人对它评价很高,就我看来,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守棋。表面看,只有工兵能够挖动,但是工兵一家有三枚,而且是自由度最大的子,显然,只要有一个工兵就成为它最致命的威胁,如今工兵重要性已经人尽皆知,是重点保护对象,希望工兵被杀尽几乎是个幻想。针对它的方法很多,比如双飞,一飞一下,兵掏底(死角),炸底死角再掏,等等;一旦被抢底营,基本就离死不远了。要防兵至少要两个活子,加底营,要三个子,这对于最后惜子如金的残局是致命的;而且底角放什么子也是很尴尬的,大了,不敢随便出击,小要被杀,杀后就很空虚,在旗上的雷没挖的时候,底营是不宜进炸的。其实摆三角雷也并非全无好处,可以防止莽撞的对手,平时注意杀兵,对家保持对主控线的控制,肋部经常保持有子,还有比较可耻却十分有效的手段----就是飞掉对方的工兵,尤其当劣势时,这样三角雷还是很坚固的。其实,就我看来,所有旗上摆雷的守阵,都是非常脆弱的,这是因为,由于雷的阻隔,雷后的子难以起到防守作用,当主干线空时,真正能够起防守作用的只有三子----底营、底角、死角(底),显然非常弱,而死角摆什么子也很尴尬,大了,前线就弱,小了容易被人挖死。
底角,尽量摆活子,因为底角的子具有很大的隐蔽性(一般人怕撞雷不愿意杀,尤其大子),关键时候可以出击(比如毁炸弹,挡子),这样摆的弱点是怕比较虎的人;死角,摆雷或旅以上的子(旅)。如果你是雷,旗上不要摆太大,也不要太小(团旅),可以防止兵挖底,诱杀你大子,一般飞到中间后,敌人最多剩一两个兵,这样挖底的可能就小多了,但还是要防。底线中可以摆大子,至少师以上,结合底营的炸弹,是很坚固的防守阵。副侧建议摆上一二枚地雷,这样对于副侧也很坚固
四国军旗之控势篇
有了趁手的阵法,或不思进取,龟缩家中;或盲目进攻,损兵折将,结果仍然是免不了兵败城下,饮恨乌江。这里就来谈谈如何在攻防中控势,从而取得进可以攻,退可以守的优势。控势分三个阶段,以下分别论述之:
开局阶段
开局时,大家子力相当,好攻者往往一马当先,或司令猛吃,或师,旅开路,或小子探路,视个人风格,不一而同。此时,最要紧的就是把子力伸展开,把通路打开,否则就会被善于控势者封死,进退不能,无疾而终。其实,控势的关键在于掌握制空权,凡是进攻的要点,防守的要点,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为了得到这些要点,牺牲再大,也是值得的。得到制空权后,对手往往心有不甘,必然调动子力进行争夺,这样高手便能从中判断对手的子力分布,从而从容调兵,一鼓而灭之。闪电战术的上乘者一上来,首先控势,切断对手的联系,然后才发出致命的一击,而且在中盘,也十分注意大势的控制,唯有观子的功力似乎尚未炉火纯青,也许是很少碰到能和他们僵持到盘终的对手的缘故吧。 中盘阶段
此时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,大约的强弱分布已经有了一些头绪,如果军旗已亮,便是新一轮的制空权争夺战。敌盛我弱时,千万不要把大子全部调回防守,这样一来碰到高手时,马上围而不打,转而攻击你的对家去也,二来子力龟缩后方,必然被对手缠食干净,一定要把大子攻出去,和对手展开外围的游击战,辩明司令,声东击西,令其疲于奔命,而你的对手虽然看上去多出一司令,但却吃不到子,被吃时,又通常不舍得炸,非要吃回来不可,必然被你搞得狼狈不堪,如果一不小心露出破绽,还有被灭之虞。所以,中盘的控势,并非司令在外耀武扬威那么简单,而是把住要点,不要轻易为之所动,攻方不要吝惜炸弹,关键部位不飞而炸可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。守方则虚实以应,该炸的就炸,不要被吃了大子才炸,这样的好处是令对方丧失中坚力量后,进攻难以为继,剩下的小子则一一或吃或对,从容应付,慢慢把盘面板回来。 关子阶段
这时一盘棋到了关键时刻,胜负之分只在几步之间,所以强者用来控势的大子,位置尤为关键,要站在能够承上启下的位子,一方面可以强力增援,另一方面务必要能够切断敌人的援兵,使其劳而无功又暴露子力,使得对家的进攻能够起到连续打击的目的,直至歼灭被围的一家。弱的一方,则要以时间换取,在对家已经回天乏术的情况下,对攻击的一方展开消耗战,俗称“清屏”,尽可能的歼灭其有生力量,使其最后无可用之兵,并以中子潜入敌后占据要地,进行牵制。此为之反控势,即你得外势,我捞实空,令优势方感觉处处置肘,难以用兵,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盟。
四国军旗诡异篇
现在四国江湖烽烟四起,将士挺枪持戟,谋士游说四方。所谓诡异,即实则虚之,虚则实之,虚实兼有,变幻莫测。
1、司令不动法及空炸法
现在各路高手在初盘下棋的时候,往往派营长或者排长在第一排,作为试探,第2排放2次进攻的大子。当敌人一开盘就来撞你首排司令的时候,最好先忍一轮不动,(而且也不要飞工兵和后面的子堵营),大部分机会而言敌人后面都不是炸弹,敌人或许就会用师长以上的干部再来进攻,这时再逃之夭夭把。再者,如果你第一排的是师长以下(譬如旅团)的东西,后面是炸弹,敌人撞死在上面,那么敌人肯定也是试探进攻,这时你直接回退进营,或者冲出去,然后就准备直接空炸敌人第2排的子,一般炸个大子的概率很大的。不过这种战术炸弹后面千万不要是大子。
2、闪电法之疯狂出子及双炸弹
以闪电部队为例,他们的诡异之处在于炸弹的位置,往往他们进攻会损失很大,但是他们却能取得最后的胜利,大多数得益于此。闪电战术一般2家齐攻,出子迅速,往往在初盘的后期已经有2个炸弹在外面直接封堵敌人要道或保护自家大子。但是由于他们出子太快,一般稍弱的组合往往只能防守,无暇顾及炸弹的位置了,司令一出来就被闷炸死了。闪电部队的双炸弹也是一个绝招,一旦动用,一定要至敌人头领于死命。
3、后盘工兵装大子偷袭法
在后盘双方子力较少,胶着阶段时,而敌人基地的地雷基本探明,往往可派工兵去追逐敌人的工兵或炸弹或小子,然后寻找机会直接去冲入敌人阵营,一击致命。这种打法很大要依靠后盘的具体的局势和我方工兵的位置,如果我方工兵是从第一排横档或者军旗前面的横档出来的,劝你还是不要出去伪装了,简直找死!
4、连续牺牲法
在初盘敌人吃你第一排的子时,封住了你的出路,譬如吃了你的营长,你要如何判断呢?不如就近找一个小子,团长以下的,再来撞他一次,他如不跑,师长吃之应该无甚大碍。如果逃跑了,就再说把,至少你可以自由出子了。
以上说的几点,其实都是小技巧而已,真正赢棋最重要的还是判断力,有了良好的判断力,才能施展诡异之术。另外虚实二者不可缺一,要切记不要逼人太甚,假的毕竟是假的,敌人被逼急了什么都做的出来,哈哈。虚实二字,还是“实”要占绝对主要地位,优势是靠拼子一个一个拼出来的。步棋无所谓多少变化,可是行棋一定要千变万化,方能让敌人不知底细。虚实兼备,天下无敌。
四国军旗提高篇
1、要想提高自己的对抗技术,首先要对敌人子力移动的目的进行分析,敌方子力移动必定有一定的针对性,如果是进攻的话:判断是佯攻、小子试探反应、中等子力的进攻,还是强攻。如果是防守进营的话:判断是炸弹掩护,大子支援,工兵出动,还是中等子力准备组织第2层防线。如果是出营防守的话:判断是中层子力的防守,小子的**性阻拦,还是大子的诱吃。另外,对敌人不动的暴露在外,而且不动的子力判断也极为重要,要考虑他是小子等待机会呢,还是大子守株待兔,还是炸弹准备空扎。以上的判断需要结合敌方的子力消耗情况和布局阵型,这也是四国军旗的魅力所在,也是难度所在。
2、反向思维,要想做到自己的子力能够不被敌人察觉,就要从敌方的角度考虑,要做到:走一步棋时,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敌人的话,会认为自己移动的目的是什么。这样可以做到不会走出一些很愚蠢的诱招。
3、善于利用小子,团长以下(包括团长)的子力基本可称为小子,子的数目优势完全可以抵消对方子力的强大。所以切不可在初盘无谓消耗太多小子,否则将后患无穷。小子的用处主要有:1。捣炸弹2。吃工兵3。掩护大子4。与对方级别不高的子力对拼。其中掩护大子的用处最为重要,大子并不一定要是军司级别的子,用团长掩护旅长有时也是必要的。譬如:在中盘阶段,当敌人派一个子吃你师长不果时,派一个小子挡在前面有百益而无一害(无论有无炸弹保护)。首先可以阻碍敌人的二次进攻,并且给敌人一个判断的机会;再者师长的道路依然保持畅通,只要让开小子就可以出去;三者,可以保护师长后面的子力不用移动,保持行棋的流畅性。
4、铁路线的控制,无论如何要保持铁路线上有充足的子力,只要铁路线上有子,就能对敌人构成危险,你想想只要你的铁路线上不停的有没有碰过的子,敌人无论如何不会有顺畅的进攻。而且能够做到不动则以,一动全动的好处。
希望我能帮到你。
好了,今天关于“三图猛攻搭配什么阵容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对“三图猛攻搭配什么阵容”有更深入的认识,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。